救市的关键是让百姓有消费信心,您有了吗?


最近总是自问:现在消费上不去是不是因为当初房地产透支了未来现金流的结果?

这个问题确实是严峻的,有人形容这是典型的吃了5个馒头饱了,嫌前4个馒头费钱的情况。

回到2017年3月31日(天津出台限购政策)最后一轮房价上涨以前,房价对于大家现金流的拉动效果是明显的。

然而,房地产这种对于经济的强刺激效果,会使得“房地产拉动经济提升,带动居民收入提升的体量” 与 “房地产消费挤占居民收入的体量”有一个阈值,这个临界值恰好在2017年前后出现。所以在那之后,房地产的正面效应开始抵不过负面效应了。

大家的感受都是对的,在那之后房价结束了普涨的格局,人们对于房价上涨的信心越来越低。

在房地产的前30年大家整体因此而受益,最近5年大家都因此而受苦。

逐渐黑化的楼市,也让大家意识到那些收益都是财富幻觉。

普通家庭最容易形成房价上涨不可持续的预期,以及宏观经济恶化导致的消费信心下跌,影响消费支出。

富裕家庭同样因为经济下行、房产下跌、资产缩水导致消费能力下降。

无论什么家庭,哪类阶层,被房子强力捆绑的国人,如果感受不到房价上涨带来的资产收益会直接影响支出,无力无心贡献更多消费。

但是,即使不救楼市,不买房或者买不了房的人就真的把会把钱拿去别的地方消费吗?

当然!消费信心不足,决不能让房地产背锅!


政府表态、媒体吹风,一时间,房地产的春天好像真的回来了!

朋友说:对于我们买房的小白来说,不具备综合分辨的能力,谁的声音大,似乎听上去就更有道理。一有点儿风吹草动,就告诉我们房价马上变窜天猴儿!一遇到市场不好,批判和质疑便蔚然成风。

鬼故事在晚上效果更佳啊,这值得深思。

诚然,房地产是因为之前一直有上涨预期,使得有房者资产膨胀,愿意去消费,但如果一条路走到黑,没有X替代,继续通过这种方式刺激消费就是竭泽而渔。


可为什么还要如此兴师动众?

房地产有一个简单逻辑,但很多人似乎还没看透,在这里咱们唠叨一遍:

房地产不是货币的蓄水池,而是经济的发动机。开发商作为房子的供给端,会吸纳银行以及各种方式的信贷资金;购房者作为需求端,也是普遍使用贷款来购买房子。所以,无论有几条红线限制开发商、不管几成首付限制购房者,房地产本就是一个高杠杆行业。

比如你有50万或500万首付,你去找银行借150万或500万房贷,这200万或1000万的总房款并不会锁死在房地产里,开发商拿到这些资金,会再去买地、支付建安费用、购买建筑材料、支付员工工资、分股利;然后建筑公司再去给民工结算工资、房企员工去消费买LV买奶茶、股东拿红利去做其他投资、地方政府拿到卖地钱给公务员发工资……

周而复始,这200万或1000万的货币,最后会生成更多的衍生货币,流动性得以流转,消费得以释放,经济得以发展。

而购房者除了消费了首付款,你的银行贷款是你未来的一部分收入折现到现在“创造”出来的,你还提前消费了未来几十年的收入。

这个逻辑大家一看都明白,所以,房地产是货币的创造者,而不是蓄水池,它是经济的主要发动机之一。

说一千道一万,房地产毁灭了经济就垮了?消费信心就没有了?当然不会。

但是,中国经济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,我们每个人都和买房发生了最紧密的联系,房地产放大了经济社会里的成功和失败的速度,即能被我们看到又能被我们体验到。

在楼市里,我们确实看到了资本坏的一面,他们快速地冲进这个行业,把这个行业加速,原本可能20年才能催生出一个头部企业,可能在资本的扶持下,3年就出来一个巨头。加速了行业的周期,把需要20年逐步积累形成的利润提速到了5年里兑现。

如此,便非常容易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富翁,也同样看到被淘汰的公司和个体一个个死掉。——这会让老百姓的感知非常非常不好。

商业社会天然有成王败寇,人员和资本也是天然性流动,房地产是这样的,其他行业就不是了吗?咱不能只看他在房地产行业里坏的一面。

等到他们去了其他行业,也会如此,有好有坏,坏的时候国家同样会治理。


所以,现在的困局不是要消灭房地产这个行业,而是重新理解房地产存在的现实意义和新的发展模式,但是这个行业对于资本的流动、经济的发展、货币的衍生效应,直至传导给消费的信心,是一直会存在的。

救市是表象,看清本质,明白自己的需求,买房就一直在路上,当然,您也可以不买。

责任编辑:安琪

64.1K

·免费专车·接送看房·

便捷省心不受累